|
|
柘城县凤凰新城办事处路庄村,是河南省政府命名的“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别看村子不大,但表演腰鼓、盘鼓、狮子舞和旱船竹马,在方圆几十里都是出了名的。 金秋时节,记者慕名前去探访。离村很远,就听到阵阵盘鼓声和腰鼓声。顺着欢快的鼓声来到路庄,令人眼前一亮。村庄里高楼矗立,街道宽阔,苗木翠绿,已经看不到丝毫的农村气息。宽敞的文化广场上,身着统一服装的村民正在兴高采烈地排练民舞。 据史料记载,路庄村是明朝初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聚居而成。路庄民舞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时带来的“传家法宝”,但传承人已无法考证。村里上了年龄的老人回忆,路庄村在400年前,也就是明朝万历时期,民舞就很兴盛,那时年满15岁的人都会表演,并且有严格的套路规则。每到逢年过节,村民们都要去县城表演。那时表演,主要是为了弄几个赏钱养家糊口。 “解放后,过上了好日子,民舞慢慢由讨生计变成了村民们的娱乐节目。每到节日,村民们都要兴高采烈地在本村和县城里表演。在柘城县举办的大型民间艺术庆典上,路庄村几乎历次都能获奖,尤其是竹马,“路庄村拿第二,第一名确定空缺”。 谈起村里的变化,村民七嘴八舌打开了话匣子。记者从他们眉飞眼笑的言谈中了解到,路庄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都是土坯土墙草房子,地少人多穷日子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,村民们做大做强了传统的炒花生产业,走上了富裕之路。尤其是近年来,路庄村高标准规划了村子的发展,逐步实现了楼房化、花园化、城市化,几乎家家有小轿车,成为全县乡村振兴中“美丽乡村”建设的标杆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。老教师杨继轩是土生土长的路庄人,他德高望重,自幼酷爱民舞。2000年初,他退休回到村里后,就成了村民眼中的主事人。在他的热心筹措下,2003年,路庄村通过集资捐款形式购置了服装道具,组建了一支由70多人参加的路庄民间艺术团。他们建立了组织,完善了规章制度,明确了分工。 杨继轩介绍,路庄民舞表演的内容绝大多数为民间舞蹈,有颇具乡土气息的跑竹马、划旱船;有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的龙灯舞、各种形态表演惟妙惟肖的狮子舞;还有姿势优美的欢乐腰鼓和鼓点激越、复杂多变的盘鼓;更让人喜爱的是充满幽默风趣气息的小车舞、背老姜等。近年来,路庄民舞在数百年流传的传统民舞的基础上,通过整合、创新,出了一些新型舞蹈。他们把推小车与背老姜结合在一起,再加上说唱,形成了一个幽默小品。再如竹马舞,传统的竹马仅6匹马,而路庄的竹马舞则创新为红、白、黄、黑、花五色相间的10匹马,采用了内外拐、大小拐、马撒欢、摇摆尾等10多种跑法,大有万马奔腾之势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,路庄民间艺术团排演了《为北京奥运加油》秧歌舞;为感谢党委、政府为村里修路,他们表演了天津快板《感谢为咱修路的好党员》;党的十九大召开后,路统洲创作了《党的政策好又多》《欢歌庆祝十九大》等舞蹈;今年是建党百年,路庄全体村民参演了《民舞颂党恩》等。 2010年10月,路庄村为反映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巨变和村民富裕之后的精神面貌,自编自导自制了一部数字电影《多彩的沃土》,当年该影片在河南省第二届微电影节评选上,荣获优秀影片奖。 今年是建党百年,路庄村民积极排练了欢庆的民舞。负责编导的路统洲激动地说:“排练贺国庆、感党恩的民舞,村民的积极性都非常高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没有共产党更没有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,这是俺村人的共同心声!” |
编辑:zhechengwang